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苏州要闻

苏州首创“4W”清淤新规 全省首个系统性相关技术规范出台 生态理念贯穿全过程

时间: 2025-07-31 01:07 来源: 苏州日报 访问量:

昨天(7月30日),苏州市水务局出台《苏州市河道清淤(多目的清淤)技术导则(试行)》。作为江苏省首个系统性河道清淤技术规范,该导则创新引入“4W”理论框架,为苏州全域河道清淤工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标准。

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,河道底泥淤积对防洪排涝能力、水资源调度、河道水质生态等方面的影响日益突出。“传统清淤工程存在工程目的模糊、施工粗放、资源浪费甚至引起二次污染等问题。”河海大学教授、中国水利学会疏浚淤泥处理利用专委会主任朱伟介绍,《技术导则》规定了苏州河道清淤工程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,围绕“4W”理论,即“为什么清”“清什么”“怎么清”及“产物如何处理”4个基本问题,明确了清淤工程实施目的、实施目标、施工方法、清淤产出物处理方法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,并提出具体参数指标和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等内容。

记者注意到,《技术导则》最大亮点是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于清淤全过程。《技术导则》明确“生态优先、科学规划”的基本原则,即清淤过程中要尽可能严格执行安全施工和污染控制要求,少占用土地,不发生扰民事件,不产生二次污染。特别是泥浆的处理应遵循防止二次污染、减量化的原则。防止二次污染是指防止输送过程中跑冒滴漏和确保余水达到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排放标准》一级A排放标准。减量化主要指根据最终处置途径对淤泥、泥饼进行脱水,尽可能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资源化利用,以土地化、土材料化、土壤材料化和材料化为主要出路。

市河道管理处负责人表示,《技术导则》不仅是一份技术规范,更是苏州践行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理念的重要一环,将推动全市清淤作业从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,后续经过充分验证后可升为地方标准,为长三角地区河道清淤工作提供可复制的新经验、新方法。

据悉,《技术导则》适用于城市河道多目的清淤工程,全域河道、湖泊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执行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