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(7月30日),苏州首台冷冻电镜与AI双引擎平台正式面向全球发布。该平台由苏州工业园区洛加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牵头打造,通过整合冷冻电镜前沿技术与海量医疗数据,构建起覆盖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生物医学创新体系,为医药研发与智能诊疗领域注入强劲动能。
作为平台核心组成,自研透射电镜相机、冷冻电镜系统、SBDD/AIDD生物医学计算平台及医疗大数据智能诊疗平台,形成“软硬件协同”创新矩阵。其中,由洛加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苏州德锐特成像技术有限公司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研发的“白云 4M/16M”透射电镜相机、冷冻样品制备仪等产品,实现了关键设备的国产替代。
据了解,德锐特作为国内首家电子探测器企业,也是该领域唯一实现量产的企业,其技术水平全球领先,已将诺奖级电镜技术应用于工业场景——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展电池材料微观分析,与联影医疗联合研发病理学AI诊断设备,展现出技术跨界赋能的广阔潜力。
在科研与医疗应用层面,平台的核心设备与系统各有侧重:200KV冷冻电镜是苏州地区首台提供对外服务的设备,搭载高性能探测器,可实现原子级分辨率成像,为药物递送机制研究、蛋白质结构解析等基础科研提供“微观透视”能力;SBDD/AIDD生物医学计算平台则融合结构药物设计与AI药物发现技术,通过算法精准筛选药物靶点、设计先导化合物,将大幅缩短新药研发周期并降低成本。
面向临床与健康管理,医疗大数据智能辅助诊疗与科研平台发挥数据与算法优势:汇聚海量医疗数据,借助深度学习构建疾病预测、诊断及治疗方案推荐模型,既能辅助医生提升诊断精准度,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建议,又能帮助科研人员挖掘临床数据中的潜在规律,加速医学科研成果转化。
在商业模式上,平台采取“双轮驱动”策略:冷冻电镜与生物医学计算平台以硬件销售与软件订阅为核心,向更多显微研究领域拓展,让AI技术深度介入微观世界的“观察与解读”;医疗大数据平台则聚焦区域医共体建设,为医疗机构、科研单位及居民提供分级信息服务,推动技术普惠。
此次平台发布,标志着我国在微观探测技术与智能医疗融合领域取得重要突破。依托苏州工业园区的创新生态,该平台将加速生物医学领域的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,为全球医药创新与健康事业发展贡献“中国方案”。